某型混凝土管樁的專用鋼模,采用加厚端板、法蘭,整體縱筋等部件焊接而成。眾所周知,工件在焊接后會存在很高的殘余應力。一般需要進行消除應力,常見的去應力方法有熱時效和振動時效處理。因熱時效不適用于大尺寸零件,且耗時耗力。因此廠家采用振動時效工藝,同時采用盲孔法測殘余應力,通過對比振前振后數據,驗證時效效果。
測試儀器
設備采用南京聚航科技有限公司JH-578交流振動時效設備、JHMK多點殘余應力測量系統,殘余應力測量系統由JHYC靜態(tài)應變儀和JHZK殘余應力精密打孔裝置組成。多點測量,搭配專用軟件。軟件設置后,自動實時計算殘余應力,結果準確,精度高。
測試方案
鋼模準備好后,在縱向及環(huán)向焊縫位置選取10個測點,使用JHMK多點殘余應力測量系統對10個測點進行殘余應力測試。測試完成后將工件進行振動時效處理,處理完成后再在同樣位置對測點進行殘余應力測試。測試結果實時記錄,振動時效處理前后測量結果如下:
振動處理前后殘余應力測量結果
振動時效處理前 |
||||||||||
測點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1-10 |
σmax(MPa) |
160.7 |
164.1 |
229.7 |
196.2 |
225.0 |
151.3 |
185.7 |
137.9 |
216.7 |
160.9 |
振動時效處理后 |
||||||||||
σmax(MPa) |
63.7 |
70.8 |
41.8 |
80 |
115.0 |
90 |
100 |
69.0 |
120 |
109.9 |
測試結論
對比振動時效處理前后殘余應力測試數據可以看出,振動時效處理后殘余應力消除效果比較好,特別是振動時效處理前殘余應力較高的位置,經過時效處理后,殘余應力得到了消除和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