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際環境日趨嚴峻復雜,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增多。隨著“六穩”“六保”等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進出口企穩相好勢頭將繼續鞏固。”10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做出上述表示。
李魁文強調,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依然受阻,經濟全球化也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上升,不確定不穩定性也明顯增多,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嚴峻。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0.7%,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進出口整體表現好于預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進出口逐季回穩向好。二是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三是進口需求穩中向好,也支撐了進口值的回升。四是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李魁文表示。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一是外貿進出口逐季回穩,累計增速轉負為正。二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明顯,外貿“穩定器”作用更加突出。三是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東盟為我國一大貿易伙伴。四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五是機電產品出口增速由負轉正,防疫物資出口增長較快。六是主要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進口量增加。
今年以來,盡管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等挑戰,但我國對外貿易頂住了壓力,前三季度實現了正增長,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同時,我國外貿在高質量發展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品基礎穩固,貿易方式持續優化。二是內生動力增強,民營企業帶動作用突出。三是梯度轉移顯效,中西部地區比重提升。四是發展活力增強,外貿新業態加速發展。五是區域合作緊密,貿易伙伴多元共進。六是競爭優勢鞏固,出口產品結構優化。七是保障民生增強,內需拉動擴大進口。
李魁文補充說,在全國海關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電視會議上,海關總署進一步提出了56條穩外貿、穩外資措施,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一是改革創新促進貿易便利。二是想方設法降低企業成本。三是加快試點促進新業態發展。四是多措并舉推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五是全力保障重點產品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