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面對市場增速放緩壓力,機床業加速調結構,力求以“質”取勝。在“三四級市場+電商”雙引擎助推下,機床業延續了去年增勢,國內機床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據2018年銷售數據顯示,2018年經濟形勢雖然錯綜復雜,但高德數控集團持續穩健發展,營收2.8億元,相比上一年增長15%。作為1000余名員工、連續多年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集團公司,高德數控快速發展背后靠的是產品,核心在品質、創新、效率。
中國在全球機床市場是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是全球機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機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我國機床市場消費總額分別為275億美元、275億美元、300億美元,我國機床產出總額分別為221億美元、229億美元、245億美元。經歷了2016年機床市場企穩后,2017年國內機床行業受下游市場智能制造需求逐步向好。
企業必須“真”創新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予鋒表示,近幾年來,機床行業持續的產品結構升級,是市場需求拉動的結果。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摒棄了過去為追求經濟增長高速度而大量上馬中低端項目的做法,機床工具產品市場的需求也迅速向中高端轉換。
市場是有的,2017年我國機床消費市場為300億美元,但要想占領市場,在中低端混戰靠微利生存的思維必須打破,企業必須成為創新主體。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就曾對機床行業的發展發表過一些看法。他認為,中國的機床行業要優化生產要素的組合,以獲得市場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集中攻克用戶急需的產品,強調“專、精、強”,不要盲目追求體量,“大”不等于“強”。
從產品質量和精度突圍
機床產品屬于可以造出高技術附加值的產品,在基礎材料成本不大幅提升的前提下,企業突圍的切入點就是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精度,并逐步提升產品的技術附加值和品牌價值。因此,機床企業創新的主要方向是強調工程化能力建設和產品平臺化建設,根據市場需求提出科研選題,重點是能夠將研發成果和技術能力積淀在產品平臺上,進一步轉化為企業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使企業技術越做越強。
沈烈初認為,發達國家的機床工具行業,都有自己的“拿手”產品“引領技術、引領市場”。他說:“千萬不要做多品種、盲目追求體量大的機床企業,不要再走盲目做大的‘虛胖子’企業了,‘一打就倒’‘不打也倒’的前車之鑒,教訓深刻。”
事實證明,也有機床企業抓住自己的創新點,在自身有特長的產品平臺上不斷發力,最終收效顯著。山東高德數控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從建廠以來一直以鋸床門類為主導產品,堅持自己的發展方向。
自1988年進入機床行業,作為國內機床行業成本控制和價格競爭力最強的企業之一,高德鋸床在消費者眼中曾一直是“性價比”的代名詞。然而,這幾年,隨著綜合實力穩居中國鋸床前三位,高德數控機床發起了機床業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己任的新一輪品質革命。,成為中國制造極少數走出國門、爭勝國際高端市場的企業。1988年,高德剛涉足機床行業時,當時國內最大的機床企業,其規模是高德的100倍。一片質疑聲中,高德推出的第一個對策是:同等質量高性能,同等性能價格優。這讓高德在機床界后來居上,也使高德機床進入千家萬戶。高德數控追求高質量發展,注重質量、創新、服務,來不斷鞏固和開拓市場。如今的高德已穩居中國機床行業前三。